杭州市之浦路提升改造工程位于紫之隧道出口--杭州南收費站處,渠式切割水泥土連續墻壁厚800mm,內插700*300*13*24H型鋼,由三號TRD班組施工,在2018年4月9號進場,2018年5月1號施工結束。
工程概況
項目位置示意圖
之浦路提升改造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區之江度假區,
北起之江路/之浦路交叉口,南至杭州南收費站,設計線路全長約3.18公里,為城市主干道(按快速路標準設 計),包括之浦路上跨楓樺路橋梁、麥嶺沙立交定向匝
道、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。建成后主城區“四縱五橫”
快速路網的最西一縱將基本成型,紫之隧道——之浦路 一線往彩虹快速路、杭州南樞紐轉彎均可形成無信號干
擾的連續流。
項目一期工程已于去年建成通車,包括之浦路主線
改擴建、上跨楓樺路橋梁及麥嶺沙立交定向匝道。本次
實施二期工程—之浦路下穿云河街隧道,項目區位及各段分布如下圖所示。
之浦路提升改造工程設計概況
工程地質
該工程道路沿線地形較平坦,地貌單元屬沖還積平原,地貌類型單一,工程地址分區單一,屬堆積平原區之沖海積平原亞區,上部為沖海積黏質粉土,沙質粉土,粉砂及沖洪積圓礫;中部為海積淤泥質粘性土;中下部為沖湖積粘性土及沖洪積粉細沙,圓礫,下伏基巖為白堊系朝川組泥質粉砂巖及奧陶系長鎢組鈣質泥巖(砂巖)。根據道路沿線工程地質條件,上部無軟土分布,道路全線均屬正常路段。
TRD施工方案
本工程渠式切割水泥土連續墻壁厚800mm,內插700*300*13*24H型鋼,渠式切割水泥土連續墻墻端應比型鋼端部深1.0m,墻體垂直度允許偏差為1/250。
渠式切割水泥土連續墻采用標準連續方式施工,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,無側限抗壓強度qu≥1.0MPa,滲透系數≤10 cm/sec。采用不低于P42.5普硅水泥,水泥用量≥360kg/m ,水灰比為2.0,水泥摻量為20%。
該項目情況特殊,要在兩座高架橋凈高分別為10.6米、11.2米橋下施工,TRD工法機設備高度低,更穩定,止水帷幕操作空間剛滿足施工要求,但施工處(橋下)要插入24.5米的型鋼就非常困難,我們采取分段插入,立焊,保質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務。
施工現場圖片
H型鋼分段插入
TRD工法(Trench-Cutting & Re-mixing Deep Wall Method),又稱等厚度水泥土地下連續墻工法,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鏈鋸式刀具箱豎直插入地層中,然后作水平橫向運動,同時由鏈條帶動刀具作上下的回轉運動,攪拌混合原土并灌入水泥漿,形成一定強度和厚度的墻。
TRD工法通過水平橫向運動成墻,可形成沒有接口的等厚連續墻體,其止水防滲效果遠遠優于柱列式地下連續墻和柱列式攪拌樁加固,其主要特點是環境污染小、成墻連續、表面平整、厚度一致、墻體均勻性好、防滲性能好、施工安全,與傳統柱列式地下連續墻相比隔滲,經濟性好。
TRD工法適應粘性土、砂土、砂礫及礫石層等地層,在標貫擊數達 50~60 擊的密實砂層、無側限抗壓強度不大于5MPa的軟巖中也具有良好的適用性??蓮V泛應用于超深隔水帷幕、型鋼水泥土攪拌墻、地墻槽壁加固等領域。